close
心寬則天地寬!
最近一位思覺失調症的個案住院之後,情緒表現尚平穩,但言詞鬆散,多胡言亂語難以澄清,現實感差,經常隨意拿取其他病友東西,還會玩馬桶水並且隨地大小便,生活懶散,外觀邋遢。需要工作人員每天協助他做身體清潔,整理服裝儀容,在他闖禍引起其他病友不悅的時候,帶著他跟病友道歉,幫忙他收拾善後。處理這種瑣事過程中,工作量或壓力自然會增加,難免會有一些情緒產生。
我們可能在許多時候會受到病人的影響,症狀好的時候會覺得病人很可愛,但不好的時候也可能會被挑起不同的情緒,這些人看似正常,卻會做出一些不被接受的事情,是故意的嗎?
我認為身心科不僅是要處理病人,更重要的事就是要先處理自己的心,因為有時候病人並不會符合我們的期待,因為病人每一個變化不是自己能控制的,有時候受疾病影響,有時候受藥物影響,不要隨便對病人貼上標籤,努力克服自己,敞開自己的心房去接納他們不完美的部分。
在照顧病人的過程中是非常勞心勞力的,可是並非每一位病人都有病識感,會認同我們的努力,所以在照顧病人的過程中我們要想的不是我們能得到多少,而是能為他們做多少,因為我們在陪伴病人的過程裡,無形中給予了他們鼓勵、肯定,讓他們知道在這個社會裡還是有人關心他們的。
每個人都會希望自己能變好,但這並不是每一位病人都做得到的,又加上他們處在一個隔離病房裡面,少了家人的關愛,對自己的沒信心,都是會影響病人的心情的,所以照顧病人上一定要為自己留下一個空白,這樣才有更多空間能包容他們的缺點,因為不是每一位病人都會符合我們的期待,達到我們所設下的目標的,所以我們應該用更多關愛及包容的心來關愛他們。就像『愛情藥不藥』裡瑪姬告訴我們的:「快樂不代表一切都很完美,而是你選擇了不去糾結於那些不完美。」
全站熱搜